劳模工匠>>正文

刘长龙:保障房社区的“贴心大哥”
时间:2019-08-14 来源:天津工人报

刘长龙(右)向年轻职工传授无线WIFI的安装经验  沈岳 摄

刘长龙,天津景龙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华盛元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诠释“工匠精神”,带领下岗职工扮靓保障房社区,当好保障房社区的好管家。他曾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干好物业不能光靠嘴皮子

十几年前,刘长龙创立了景龙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在创业初期,他接手的社区基本上是保障房小区,并且都是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如:瑞宁园、瑞益园、紫瑞园等小区,由于物业撤出,高层停水、停电、电梯停运,再加上垃圾乱堆乱放,生活秩序混乱。但刘长龙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压倒,而是一项一项攻破解决。刘长龙说:“由于是保障房社区,电梯维修有很大难度。以前的电梯厂家,现在已经没有了。最后找到了负责维修这个品牌的工程师,破解了密码,解决了电梯停运问题。同时,又投入300万元为居民们解决了漏水问题,并对小区内的垃圾桶进行增换,改造路面、绿化小区、规范车位、建立智能存车系统,保证车辆出入安全停放有序。”刘长龙获得了居民称赞,还赢得了信赖。

长期的社区物业工作,让他养成了每天6点来到社区的习惯,十年如一日未曾改变。2014年,刘长龙病倒了,繁重的工作使他左肾积水严重组织坏死,最终只能做手术摘除。他出院之后一个星期,便又投入到工作中。现如今,他所管理的社区连续5年物业费缴费率均在90%以上。

“贴心大哥”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

了解刘长龙的人都知道,他是人们口中的“贴心大哥”,谁家有了困难,他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有一天,一对夫妇带着一摞医药单,来到景龙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刘长龙在了解到这对夫妇家中的实际情况后,为他们减免了物业费,并对物业经理说:“咱们可以不挣钱,但是咱们要对得起每位居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刘长龙说:“住在保障房小区内的居民大多都是低收入困难户,而我所管辖的社区年均为残疾人家庭、五保户家庭、特困家庭、失独家庭减免物业费用近200余万元。”据统计,刘长龙不但为有困难的群众减免物业费,还积极为残疾人、下岗职工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近100余个。为社区残疾人购买电动轮椅、为瘫痪在床的病人购买电动床、为社区困难群众减免了物业费。帮助别人的过程,刘长龙也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快乐。同时,刘长龙还带领保障房小区内的下岗职工们进行了再就业,使他们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智慧养老”让老人老有所依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由于子女家人工作繁忙,老人们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为了更好地让生活在保障房社区的老人们老有所依,刘长龙联系相关部门研发了老人智能腕表,方便老人实时对讲。

刘长龙把“互联网+物业”充分应用到社区管理中,让社区居民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2016年,他所管辖的北辰区瑞景街瑞益园社区建成天津市第一家无线WIFI全覆盖社区;2017年,他注册了11个软件专利,旗下的科技公司打造了理邻-微社区服务,为居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刘长龙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劲头,感动了社区的居民,居民们说:“住在这样的小区哪舍得搬走?”(记者 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