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正文

谷丰:电装小伙儿挑战“不可能”
时间:2019-09-12 来源:天津工人报

谷丰,电装(天津)空调部件有限公司工机部“90后”担当(这个职务就叫担当),主要从事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工作。工作多年来,谷丰带领5人技术团队获得了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攻克众多生产技术难题。2016年作为唯一一个中国选手参加DNJP社内技能竞技会(上级),获得“加工中心项目”个人第二名,击败了众多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大赛的参赛选手,创造了32年来最年轻的非东道主国家选手在此项目的最优成绩,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谷丰荣获2016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年轻人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让一切不可能变成一切皆有可能。”这是“90后”谷丰的座右铭。谷丰是西青区电装(天津)空调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装空调公司)核心部门工机部的一名技术职工,担负着公司自动化设备以及高精度模具的生产制造任务。谷丰带领5人技术团队获得了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们攻克的生产技术难题,在很多关键生产环节实现了技术、设备完全国产化,摆脱了过去设备依赖进口的窘境。

“原先加工螺纹制品是工人手动操作机器,时间一长,人会疲劳,加工出的螺纹也会变形。后来我们在设备尾座上加了一个外螺纹加工治具,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加工。这样一来,每一件部件生产过程可以缩短2~3分钟,又可以避开人为因素,确保了产品的高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谷丰告诉记者。别看谷丰平时像个闷葫芦,但一站到机器前,沉着、自信的气场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在生产上动脑筋,是谷丰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如果说研发外螺纹加工治具只算是信手拈来的创意,那么挑战高精度就是谷丰实力的真正体现。1/10头发丝粗细是什么概念?谷丰给记者做了示范。“这个是我们制作的冲压模具上的部品,它的这两个部件必须准确对接才能完全吻合插入,稍有一点偏差,都不能合为一体。两个部件中间的缝隙精度为0.005毫米,连1/10根头发丝都插不进去。这类产品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现在通过我们团队的技术攻关,产品实现了国产化。”谷丰说。

谷丰带领团队伙伴们一次次挑战“不可能”,确保严谨、高效率生产的同时,用事实说明——安全生产同样可以用科技搞定。“这个扳手是固定卡盘大小的工具,一般情况下,加工完成之后,工人应该把卡盘扳手取下来放好。有时赶时间,工人就会忘记取下扳手。如果扳手插在卡盘上直接启动设备,扳手会突然弹出,容易出现伤人的事故。”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不断创新。

2016年年底,谷丰作为电装公司的职工代表,参加了DNJP社内技能竞技会(上级)“加工中心项目”的比赛,这项比赛是电装行业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比赛。比赛汇集了电装集团在数控加工行业的11名最高水平的选手,其中有三位选手代表日本参加过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大赛,而谷丰是本次参加该项目的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选手。竞技比赛高手云集,课题难度非常大,最终,谷丰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击败了众多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大赛的参赛选手,也创造了32年来非东道主国家选手在此项目的最好成绩。大赛评委对谷丰完成的课题赞赏有加,而且对中国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给予了极高的肯定。谷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司、为国家获得了荣誉,证明了中国基层技能工人的实力。(记者 孙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