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正文
工作中的左博达(右一)王铁林 艾天聪 摄
左博达,天津荣程集团天荣公司炼钢工,在天荣公司他先后从事过精炼操作工、VD操作工,2013年,左博达因工作表现突出,从炼钢助手正式升任炼钢工。今年4月,在荣程集团2019年度技能比武中,左博达凭借出色的技能与才干,从2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荣程工匠”称号。
“炼一炉钢像一场‘战役’”
在左博达眼里,“每出一炉钢都像极了一场‘战役’,战略研判要及时、得当,战术实施要稳、准、狠。”用他自己的话说,干炼钢工的5年里,他其实一直在和自己较劲。去年,为了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他和同事们铆足了劲儿缩短冶炼周期提高日产。
“当时铁水硅温度很高,为了节省时间,同时还要避免喷溅溢渣造成事故,我们采取了溅渣护炉后不倒渣留全渣的双渣操作模式。”左博达说,他一边监督助手控制铁水装入量,一边根据火焰变化和炉口吹炼反应及时和助手沟通加减物料,保证炉钢平稳吹炼。
保证炉钢平稳吹炼本是很考验炼钢工的一门功夫。通常,只有经验丰富的炼钢“老师傅”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炉温和铁水装入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确保炉钢平稳吹炼。但是,年轻的左博达并不满足于此,他要的不仅是炉钢平稳吹炼,还有高效的日产。左博达一刻也不曾松懈,他盯在炉前,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判断着炉温的变化,判断着吹炼反应的进程,等待着时机成熟。时机一到,他立即将双渣操作模式切换为单渣操作模式,进一步节省冶炼时间。“那几天,炉前三座转炉连续三天都刷新了日产最高出钢炉数纪录。大家都特别兴奋。”他说。
靠“炼钢秘籍”降本增效
身边的同事们都知道左博达不管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着他的“宝贝”——3本“炼钢秘籍”,是他在5年炼钢路上积累下的工作日志。“进入这一行,家人和朋友们起初并不看好,但我既然选择了炼钢,我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与坚持,要在岗位上做得更好。”
从进入车间开始,左博达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每天,他把自己操作的每炉钢的钢种配比、合金材料的配比、日产量等一一记录下来;把每天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出炉质量对比变化等一一罗列出来;把自己那些弄不懂的、看不明白的、想不透彻的技术问题一一归纳出来,一有机会就向领导、向师傅请教……
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下来就是一大步。5年时间里,这些信息,左博达记录了厚厚的3本。密密匝匝的文字和数据信息背后,是左博达用自己的锲而不舍、用自己的刻苦钻研为自己铺就的一条成长道路。有同事开玩笑说,是“炼钢秘籍”成就了一个“荣程工匠”。正是这3本“炼钢秘籍”,让左博达“参透”了不同数据背后蕴含的产品性能,让他“领悟”到了不同操作背后深藏的技术价值,更让他掌握了一名优秀炼钢工应该具备的能力。他负责的转炉,转炉一倒合格率通常在85%以上,远远高于同等条件下炼钢工的操作水平,有效降低了炼钢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心存匠心 追梦圆梦
一路走来,左博达的付出和努力被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2013年,他荣获炼钢厂“优秀员工”称号;2016年,他荣获天荣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和炼钢厂“质量标兵”荣誉称号;2017年,他在炼钢技术技能比武中荣获“技能比武能手”称号;2018年,他在炼钢技能比武中荣获“技能比武状元”称号。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炼钢工,工作特点要求我必须扎根一线、服务生产最前沿,公司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能有我的一份贡献,我愿为此而努力。”面对“荣程工匠”这份殊荣,左博达平淡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为责任而生,为使命而活,为传承而前行。心存匠心,追梦圆梦,左博达用工匠精神照亮了他的追梦路。(记者李洋 通讯员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