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正文

孙得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实心焊丝工艺研究
时间:2019-10-08 来源:天津日报

2009年,孙得印进入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从一名车间工艺员做起,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实心焊丝工艺的研究,现任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实心焊丝工艺主管。

孙得印认真钻研,熟悉掌握各种工艺控制点,详细了解生产工艺程序。在此基础上,他努力在焊丝生产细节中发现创新点,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焊丝在拉拔前表面需覆盖一层均匀的饱和硼化膜,从而实现可拉拔性,却给清洗带来较大困难,如果清洗不彻底,会影响镀铜质量。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硼化效果不一定需要饱和的硼砂溶液,只要浓度适宜、温度达标,较低浓度的硼砂溶液也可以较好地实现硼化效果,保证后续拉拔顺利进行。在2015年9月,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分厂实心焊丝车间正式投产,此生产工艺在该分厂得到应用。为了保证焊丝产品质量,他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把硼砂溶液的浓度范围确定为15-25波美度。工艺改善后,每吨焊丝的硼砂单耗下降至0.97千克,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资金近40万元。目前,低浓度硼砂工艺已进行全集团推广。

此外,孙得印在现有传统镀铜焊丝生产设备基础上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节能、减排、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大量的实验,在粗拉工序中用机械去除氧化皮取代化学去除氧化皮。该工艺实现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污泥产出量下降1/2,减轻环保压力,整体综合效益节省230元/吨,降低车间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他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由于不少企业对产品的强度及韧性有较高要求,他敏感地认识到大力发展高强钢焊丝是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也是今后焊丝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他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与其他厂家合作,设计制作新型高强钢拉拔设备,实现产品不退火拉拔工艺,解决了退火工艺生产费用高、劳动强度大、供货周期长的问题,如今,焊丝生产成本下降500元/吨,生产周期缩短3天,焊丝飞溅、电弧稳定性、成型等焊接工艺显著提升,增强了企业高强钢实心焊丝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产结构的改变,设备与原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在拉拔过程中,原模具已不适应生产需求,他通过市场调研,找到使用周期长、可重复使用的高精模具,并根据模具压缩比特点,制定新的生产工艺流程。

孙得印认为,只有继续开拓创新、不懈奋斗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他会围绕公司发展目标,主动作为,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力量。